Search

《左傳》中說:「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」

在遇事犯錯的時候,你的第一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左傳》中說:「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」

在遇事犯錯的時候,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?

是把責任推卸給別人,還是常思己過,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?

要知道,當你用手指別人的時候,還有更多的手指頭對著自己。

做人最忌諱的,是總挑剔他人過失,忘了自己的責任。

#時時反省自躬遇事不推責

越是無能的人,越愛挑剔別人

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,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。

拒絕聽自己的過失,卻總是挑剔別人的過錯,這樣的人是愚蠢的。

人生路上,每個人都背著兩個包袱,一個裝著自己的過失,另一個裝著別人的過失。

可很多人常常會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胸前,一低頭就能看到,把自己的過失背在身後,輕易忽略。

有三隻老鼠相約偷油吃,它們打算用「疊羅漢」的姿勢輪流喝。

但是,最上面的那只老鼠剛爬上去,油瓶卻意外地被打翻,牠們嚇壞了,驚慌而逃。

回到鼠窩後,三隻老鼠紛紛開始推卸自己的責任。

最上面的老鼠說:「因為中間的老鼠動了一下,我才碰倒了油瓶。」

中間的老鼠說:「是最下面的老鼠突然抖動,影響到我了。」

最下面的老鼠說:「我似乎聽到外面有貓叫,所以才會驚動。」

如果我們在遇到問題時,第一反應是先挑剔別人的過錯,推卸自己的責任,這就是典型的「老鼠心態」。

《論語》有言:「小人無過,君子常錯。」

意思是,小人總認為錯的是別人,君子則常常反省自己的過錯。

越是無能的人,越是愛挑剔別人,習慣性的從外部找原因,掩飾自己的過失。

而對自己多一分審視,對他人多一分理解,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,更是不可多得的智慧和格局。

看行為則心生批判,
看動機則心生慈悲。

早安,知錯能改善莫大焉,共勉之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